中新網河南新聞1月9日電 (李新賀)近段時間,身邊很多親友都“陽康”了,據說,“陽康”后還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,那么,“陽康”后需要如何防護,才能盡量避免再次感染?如何分清“復陽”與再次感染?
1月9日,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“河南省統籌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”新聞發布會上,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郝義彬回答了記者提問。
郝義彬介紹,相較于此前的其他變異株,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力、免疫逃逸能力都有所增強,但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和臨床觀察發現,“陽康”后3-6個月內發生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概率比較低。同時,根據12月份以來河南省開展的本土病例基因測序,結果顯示BA.5.2分支占94.5%,BF.7分支占4.4%,BA.5.2.20分支占1.1%,河南省現階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.5.2為優勢毒株,暫未發現新的變異株,所以短期內再次感染同一變異株的可能性較小。
“陽康”后如何避免再次感染?郝義彬表示,預防再次感染最好的辦法仍是落實好個人防護措施,包括戴口罩、注意手衛生、勤通風、接種疫苗等;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康復后,盡量減少聚集、保證良好的衛生習慣、合理膳食加強營養; “陽康”6個月后積極接種新冠疫苗,以強化免疫屏障等,這些都可以降低再次感染風險。
關于如何區分“復陽”與再次感染?郝義彬稱,“復陽”一般發生在轉陰后2-3周內,患者通常無明顯臨床癥狀,主要是體內殘留病毒核酸片段檢測出的陽性,一般沒有傳染性;而再次感染一般發生在首次感染后數月至一年內,相當于一次新的感染,通常有臨床癥狀出現,并且病毒核酸載量較高,具有傳染性!皬完枴被颊邿o需再治療,注意休息,合理膳食和營養即可。再次感染的患者,如出現癥狀等,需再次進行規范治療,并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和自我隔離,注意對家人對同事的保護,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。
“此外,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即將來臨,今年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以后的第一個春節,與往年相比,隨著防控措施的不斷優化,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釋放,加之疫情三年來人民群眾累積的回鄉過年、探親訪友、旅游觀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釋放,預計春運期間的人員流動量將大幅度增加!焙铝x彬說。
為進一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,郝義彬建議,大家在春節返鄉和出行過程中一定要持續落實好個人防護,開展自我健康監測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;特別是主動避免帶癥狀出行,如出現發熱、咽痛、咳嗽等癥狀時,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,確認感染后,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不參加聚集性活動等。同時,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婦、兒童等盡量減少出行,降低自身及家人感染風險。(完)